並非所有 -ism 都要譯為主義。例如,heroism是英雄氣慨,patriotism 是愛國心。社會心理學裡的 altruism 通常是指利他心或利他行為。字典中對 environmentalism 最常見的解釋是「環境論」。它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一個心理學的理論,主張人的行為主要由環境所決定;二是指一個針對人類發展(尤其是文化與智力發展)的理論,主張環境比遺傳更有影響力。無論何種意義的環境論,它的對立主張都是遺傳論(hereditarianism)。其次,environmentalism 可以指針對環保的倡議活動(advocacy)、社會運動(movement)或行動、行為,例如反汙染運動。在環境心理學的文獻裡,它往往是指環保行為,例如加入環保團體或做垃圾分類。總之,翻譯名詞時必須留意它的上下文;environmentalism 不應一概譯為環境保護主義。
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
聖母將一切默存於心,若瑟呢?
路加福音第二章記載,當瑪利亞和若瑟在聖殿裡找到失散三天的耶穌時,「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但是,他們不明白祂對他們所說的話……祂的母親把一切默存在心中。」(路二: 49-51 )奇怪的是,路加並未記載若瑟的反應。難道是若瑟當場暴跳如雷...
-
Engagement 這詞,常常出現在社區發展、教育改革、企業永續管理等方面的文獻,台灣有人將它譯作「參與」、也有人譯作「議合」。其實一個短詞,是不容易反映它完整的意思。 Engage 作為及物動詞,字典上有多個不同意義。適用於上述脈絡的,是「吸引他人的興趣;使...
-
按劍橋辭典的定義, stewardship 有兩個解釋: (1) Someone's stewardship of something is the way in which that person controls or organizes it; (2) care...
-
復活節近了,又是重溫耶穌受難史的時候。四部福音均有記載耶穌受難的經過,但由於依據、文風、神學動機和讀者對象的不同,四部福音的記載不盡相同。一個例子是福音對耶穌在受難時喝了甚麼的記載。 路加福音記載兵士為了戲弄耶穌,「前來把醋給衪遞上去,說:『如果你是猶太人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