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書房進補(五):Environmentalism 該譯做環保主義嗎?


  並非所有 -ism 都要譯為主義。例如,heroism是英雄氣慨,patriotism 是愛國心。社會心理學裡的 altruism 通常是指利他心或利他行為。字典中對 environmentalism 最常見的解釋是「環境論」。它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一個心理學的理論,主張人的行為主要由環境所決定;二是指一個針對人類發展(尤其是文化與智力發展)的理論,主張環境比遺傳更有影響力。無論何種意義的環境論,它的對立主張都是遺傳論(hereditarianism)。其次,environmentalism 可以指針對環保的倡議活動(advocacy)、社會運動(movement)或行動、行為,例如反汙染運動。在環境心理學的文獻裡,它往往是指環保行為,例如加入環保團體或做垃圾分類。總之,翻譯名詞時必須留意它的上下文;environmentalism 不應一概譯為環境保護主義。

愛德遮蓋許多罪過

   路加福音經常強調天主的慈悲,也常講述耶穌對弱勢婦女的關懷。福音第七章裡「悔改的罪婦」的故事(路 7: 36-50 )便是一例。那故事是這樣記載的(句子前號碼是分節編號): 36.   有個法利塞人請耶穌同他吃飯,祂便進了那法利塞人的家中坐席。 37.   那時,有個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