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我的發現該有幾夥星?──如何正確標示統計結果的顯著性

  在寫作統計檢定的結果時,通常會以表格呈現有關的數字和其統計顯著性。但由於統計軟體的瑕疵,我們可能被誤導而作出錯誤的標示。要瞭解這問題,得從國際的論文寫作規範談起。

  按美國心理學會(APA)的寫作規範,要在表格裡和表格下方以特定的標註方式,標示顯著的水準。以表一的相關分析結果為例,會用一顆星標示顯著性(p值)小於0.05的結果,兩顆星標示顯著性小於0.01的結果,三顆星標示顯著性小於0.001的結果。表中後果意識和責任歸屬的相關係數是0.27,其p值未小於0.05,所以不加任何標示;責任歸屬和個人規範的相關係數是0.81,其p值小於0.001,故加上三顆星作為標示。

  表格的下方則列出所有在表內出現過的星級並說明其代表的顯著水準。本例由於表格裡一、二、三顆星都出現過,所以表下方就列出全部三種情況。如果表裡只出現過兩種星級(例如只有一和兩顆星),那表下方就只列出那兩種情況。餘類推。

以上本來是件很簡單的工作,但作者(尤其是首次寫論文的學生)如果直接參考統計軟體輸出的報表,將星號抄到論文裡,便可能犯錯。原因是有些軟體(例如某些版本的SPSS)在一些統計結果裡只會以一或兩顆星來標示結果,不會出現三顆星。

以下圖的SPSS相關分析結果為例,有統計經驗的作者在看到0.673, 0.766這些高相關和266這樣大的樣本數時,都會覺得這些係數的顯著性應該會超過 .001的水準(也就是p < .001),報表中應該出現三顆星才對。報表中這些係數的p值的確均小於0.001(報表裡會出現 .000,但寫作時必須寫p < .001,不能寫p = .000),SPSS卻只用兩顆星標示。嚴格來說,SPSS也沒錯,因為兩顆星包含了三顆星的情況(p < .01包含了p < .001),但這不符合APA的寫作規範。

  所以,在撰寫統計結果時,不能直接將統計報表中的星號抄到論文裡,必須細看報表的顯著性(p值),再依顯著性的大小決定星號的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愛德遮蓋許多罪過

   路加福音經常強調天主的慈悲,也常講述耶穌對弱勢婦女的關懷。福音第七章裡「悔改的罪婦」的故事(路 7: 36-50 )便是一例。那故事是這樣記載的(句子前號碼是分節編號): 36.   有個法利塞人請耶穌同他吃飯,祂便進了那法利塞人的家中坐席。 37.   那時,有個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