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回到台灣快三週了,多月來屯積的雜務才整理完畢。這兩天整理在港澳休假期間的照片,深感有必要在部落格裡補上澳門之旅的最後一個景點,方不至有遺珠之憾。
這景點是仁慈堂博物館,它建於世界遺產仁慈堂大樓後方,而仁慈堂大樓則位於澳門最熱鬧繁華的市中心「議事亭前地」(俗稱噴水池)。雖然議事亭前地幾乎是所有遊人必經之地,但由於仁慈堂博物館在巷子內,而且參觀要收費,所以入內的人並不多,我們夫妻二人也是第一次進去。但進去之後就驚艷不已,直呼值回票價──其實每人門票才五塊錢澳門幣而已,應說物超所值才對。
據澳門旅遊局記載,仁慈堂這慈善組織是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勞創立,下設育嬰堂、痲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而全中國第一所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也是仁慈堂創立的。讀過我這澳門之旅系列的朋友們,或許對賈尼勞主教仍有點印象。是的,我在《澳門天主教文化遺產之旅(七):望德堂的前世今生》裡提過他,他就是1569年「在一個小山坡上興建了一間收容所來照顧這些病人」的那位主教,該收容所後來演變成今日的望德堂。
仁慈堂博物館裡最可觀的,是琳琅滿目的天主教文物及藝術品。它們是製造於18世紀至20世紀初,分別來自葡萄牙、印度、日本、中國各地,共187件。此期間耶穌會來華傳教最早,因此文物又是耶穌會捐贈的最多。這些文物有的素雅古樸、有的華麗精緻,但均散逸著濃厚的宗教情懷,也流露出作者的用心與虔敬。我們夫妻置身其中,有著說不出的驚嘆與感動。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七件文物(文物前數字是館內給展品的編號):
22 描金耶穌會徽六角宮燈。比起其他館藏,這燈並不算特別精緻,但卻很有特色,因為白陶瓷的六角宮燈實在少見。而且,誰會用宮燈?燈上有耶穌會的會徽,顯示這是會士們用的;是利瑪竇、湯若望,還是其他在北京傳教、地位崇隆的耶穌會士?真是引人暇思。
既談到耶穌會的會徽,在此也順便介紹一下。這會徽上有IHS三字母,是希臘文Iesus
Hagiator Soter的縮寫,意指「耶穌,人類的救主」。有時亦用拉丁文Jesus Hominum Salvator,縮寫JHS。會徽下方是三根釘子,是紀念耶穌為人類而被釘在十字架上。不過,在仁慈堂博物館的許多文物上,這三根釘子已被「軟化」,看似三片葉子。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上網看看教宗方濟各(他也是耶穌會士)的牧徽,他牧徽上的耶穌會會徽便有清楚的三根釘子。
35 粉彩小聖杯一套。這套聖杯比一般的聖爵(grail)小許多,用途不明。我對它們印象深刻,一來是因為它的中國風,二來是因為它們是民國六年由延平福音堂製造或收藏的。延平福音堂是哪裡的教堂?我上網查了一下,最可能的答案是衛理公會約在1863年建於福州延平的基督教堂。這答案或許也可解釋這些聖杯和天主教會的聖爵為何外觀如此不同。但這畢竟只是猜測。
47 酸枝鑲貝殼的十字架。我認為這十字架是館中最精美的文物之一。這十字架上除了一般天主教十字架上常見,寫著INRI的牌子之外,卻不見耶穌的苦像;代之而鑲嵌著的是一個被刺冠環繞的發光十字(代表耶穌),和葡萄枝及麥穗。(按:INRI 是拉丁文縮寫,意思是「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詳見若望福音的耶穌受難史)。
黑酸枝木上鑲著銀白與粉紅色的葡萄枝,使整個十字架化作一株葡萄樹,隱喻著耶穌的訓誨「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因為離了我,你們什麼也不能做。」(若望福音第十五章第五節)十字架下方有五株麥穗,麥穗象徵麵餅,因此五株麥穗就呼喚著信徒們對「五餅二魚」這聖經故事的回憶。葡萄也象徵酒,所以葡萄和麥穗一起也代表酒和麵餅,以及彌撒祭典中的聖血和聖體。於是,這整個十字架也在提醒我們,當司祭在彌撒中將餅、酒祝聖,成為耶穌的聖體聖血時,就是在重演耶穌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為祭品的祭獻。
93 耶穌苦路十四站。這裱皮革的畫像是十四苦路的隨身版,畫工雖算不上十分精細,但卻是別出心裁、難得一見的作品。
107銅鎏金聖體光 (gilt-bronze monstrance)。聖體光是明供聖體時所用的,狀如光環的金屬裝飾品,在它的月牙座中間存放聖體以供人瞻仰、敬禮(參見安平天主教文物館網頁,http://www.catholic.org.tw/tainan/tnanping/web3/goods.htm)。這聖體光不僅設計精美,且是鎏金的,月牙座上還鑲著多顆紅寶石,極顯高貴。(按:鎏金的工法是將金與汞混合,塗抹在銅器或銀器表面,然後用火烤使汞蒸發,剩下金層。鎏金的製品雖然美麗,但因製程會揮發有毒的汞氣,故此這工法已不再使用。鎏金的製品因此也更顯珍貴。)
149 聖經故事貝殼雕。這組藝術品共有八件,分別刻於七大一小的貝殼上,都是一體成型的;件件皆精雕細琢、匠心獨運。記載的故事則是從耶穌降生、十二齡講道,一直到最後晚餐和山園祈禱。
151 宗教題材印章。這組印章刻於二十世紀的歐洲,圖案主要是彌撒聖祭的器具(例如聖爵、九摺布、祭衣),但用途不明。由於現在的教堂裡已看不見這類印章,我不禁懷疑它們是否二十世紀初的Q版主日學玩具。
在以上文物之外,仁慈堂博物館尚有許許多多精采的館藏,這些就留待各位讀者親自去發掘吧。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仁慈堂最初的章程。這章程在館內不易發現,在網路上也已找不到,找到的是它現在的章程。不過網路上仍保留了最初章程裡的宗旨文字:「『實現仁慈堂包括精神和身體的功課』……七項精神功課,包括:提供好的建議,啟蒙無知的人;安慰悲傷的人;懲罰犯錯的人;寬恕褻瀆的人;耐心忍受同胞的弱點;為生者和死者向上帝祈禱。仁慈堂的身體功課包括:給饑餓的人食物;給乾渴的人飲水;給衣不蔽體者衣物;探望病人和犯人;給朝聖者庇護;為俘虜支付贖金並讓死去的人得以安息。」(見http://www.scmm.mo/frontend/content/index.php?id=8)
其實,這些就是天主教教義條文裡的「神哀矜」與「形哀矜」。神哀矜就是:解人疑惑、教導愚蒙、勸人悔改、安慰憂苦、恕人侮辱、忍耐磨難,以及為生者亡者祈求;形哀矜則是:饑者食之、渴者飲之、裸者衣之、收留旅人、照顧病人、探望囚者和埋葬亡者。仁慈堂的網頁上只是說得更白話而已。
希望每個參觀仁慈堂博物館的人,在留下印象之餘,也帶著這「神哀矜」與「形哀矜」的精神離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