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天主教會的慈悲禧年,各地掀起了一股朝聖熱。幾位台灣的天主教朋友因仰慕澳門豐富的天主教文化遺產,也請我這個三分之一的澳門人為他們安排一趟朝聖之旅。
澳門是個彈丸之地,總面積不過30.4平方公里,但天主教堂卻多達22間,其密度之高,在世上名列前茅。這22間教堂中,有六間已逾四百年歷史,有七間已列入世界遺產,無論為朝聖或認識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的歷史,都深值一遊。我為朋友們安排參觀了其中11座教堂,如附表。途中我們還參觀了天主之母聖堂的遺址「大三巴」,它是最代表澳門的地標。在朋友們回台灣後,我和太太還多留了一天,參觀了慈善組織仁慈堂後方的「仁慈堂博物館」,欣賞琳琅滿目的天主教藝術品。以下將依行程分次在本部落格中介紹這些景點。
教堂名稱
|
始建年份
|
俗稱或別稱
|
|
1
|
聖安多尼堂
|
1558
|
花王堂
|
2
|
聖老楞佐堂
|
1558
|
風順堂
|
3
|
望德聖母堂
|
1567
|
望德堂
|
4
|
主教座堂
|
1576
|
大堂
|
5
|
聖奧斯定堂
|
1586
|
龍嵩廟
|
6
|
玫瑰聖母堂
|
1587
|
玫瑰堂;板樟堂
|
7
|
主教山小堂
|
1622
|
又稱西望洋聖堂
|
8
|
聖若瑟聖堂
|
1746
|
位於聖若瑟修院旁
|
9
|
聖彌額爾小堂
|
1875
|
位於舊西洋墳場內
|
10
|
氹仔嘉模聖母堂
|
1885
|
|
11
|
路環聖方濟各堂
|
1928
|
參考來源:呂志鵬、黃健威(2009)。《澳門天主教堂》。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澳門基金會聯合出版。此處各教堂名稱主要依澳門天主教會所採的名稱,俗稱或別稱則依筆者所知臚列。
我們最先參觀的,是主教山小堂。它是一間位於澳門本島西面的西望洋山上,以聖母瑪利亞為主保的教堂。在此可俯瞰南灣和西灣,其葡文原名為Capela de Nossa Senhora da Penha,Penha意指位於海邊的山岩,因此這聖堂又稱為西望洋聖堂、海崖聖母小堂或西望洋聖母堂。
傳說在1620年,發生一場葡萄牙航海者與荷蘭海盜的戰役,這些航海者在聖母顯靈的引領下,沿西望洋山下的海邊安全登岸。於是他們許下建教堂的諾言。教堂的落成是在1622年(即明朝天啟二年),由聖奧斯定會創建。當年的小教堂只是建造靜院(名為法國聖母院)時的附屬建築,主要供修院修士及附近駐守的葡兵祈禱、參與彌撒。1935年,高若瑟主教策劃重建此區域,小堂始成今天的規模。高主教由於喜愛此處的環境,在教堂旁同時增設了主教私邸,整座西望洋山也因此後來被稱為主教山。
在漫步登上主教山的途中,都市的煩囂已步步拋諸身後;抵達山頂時,抬頭便見到那既寧靜、莊嚴而又與人親切的教堂。從山上俯瞰,澳門的半璧風光盡入眼簾;雖然昔日的南灣和西灣已圍建成南灣湖和西灣湖,灣景不如從前遼闊,但亦別是一番景緻。在教堂前廣場離教堂較遠的一端,聳立著一尊聖母像。聖母手持唸珠,慈眉善目,仰首向天,似是在迎候海上的歸人,又像是在為眾生禱告。我不禁被她的慈容吸引,也雙手合什向高天獻上我的祝願。
我們一行人在教堂內完成朝聖之後,便朝教堂前廣場的大門向山下走去。這時一齣電影的情節便浮現眼前,那是梁朝偉和金城武主演的《傷城》。該片的劇中人劉正熙小時候因為目睹惡警和歹徒將他家滅門,因此四處逃命,逃到主教山小堂下方的彷路德聖母岩洞中躲起來,最後被路過的修女發現收容。正熙後來隱姓埋名,精心策劃復仇大計;但可惜他被仇恨吞噬了心靈,以至禍及無辜,殘害了最愛他的妻子。但願現實中每一個到主教山小堂的人,都能在天主和聖母的慈懷中放下仇恨,走出傷痛。
順帶一提,主教山上的確有所收容兒童的「主教山兒童中心」,但《傷城》的梗是否靈感源自這裡就不得而知。這中心是由胡子義神父於1968年成立,他的初衷是照顧那些被遺棄街頭的傷殘弱能兒童。2001年八月,該中心交由澳門明愛接管,目前的服務對象是15歲以下乏人照顧的智障或肢體殘障兒童,和一般的孤兒院不同。
參考文獻:
主教山兒童中心官網(http://www.caritas.org.mo/zhhant/service/rehabilitationservice/lardenossasenhoradapenha)
西望洋聖堂,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6%9C%9B%E6%B4%8B%E8%81%96%E5%A0%8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