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澳門天主教文化遺產之旅(四):大三巴、小三巴與大炮台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地標,也是世界遺產;它的正式名稱是「天主之母聖堂遺址」。「三巴」一名源自聖保祿的名字,葡文為Sao Paulo,英文是Saint Paul1562年,耶穌會士來到澳門並以此為等候時機進入中國的暫居之所。他們在大三巴現址的旁邊興建了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聖保祿學院。利瑪竇和湯若望都是在這裡學習中文及中國文化禮儀,後來才到中國內地傳教。天主之母聖堂1583年興建的,但1835年一場大火將學院和聖堂同時燒毀,只餘聖堂的前壁、大部分的地基以及堂前石階,供人弔。
天主之母聖堂在1583年建成後,於15951601年經歷兩次火災,1602年再重建。今日的牌坊就是1602後重建的聖堂的前壁。由於歐洲和中國的政治因素,初期來華的傳教士都有隨時被調派或遣送回國的心理準備,因此學校及教堂均建得簡陋,通常是木板、茅草等搭建,遇到火災便一發不可收拾。1602年這一次重建,聖堂的前壁、地基和石階均是用石砌成,但其餘部分不是,所以火災後只有這三部分留下來。別以為當時的耶穌會捨不得花錢。事實上,負責設計的耶穌會士當時花了許多心思,在建築上加入了許多天主教的符號、圖案,整座聖堂動用白銀三萬兩,花了35年才建成。如今殘留的前壁上仍可見諸多的聖經元素,此古蹟也因此被喻為「立體的活聖經」。
除了聖保祿學院之外,耶穌會在澳門還創辦了另一知名學府「聖若瑟修院」。聖若瑟修院成立於1728年,於1746年在旁邊還興建了供修生祈禱和舉行禮儀的「聖若瑟修院聖堂」(1758年完工),如今二者共同列為一項世界遺產。聖若瑟修院由於規模小於聖保祿學院,因此居民將之稱為「小三巴」或「三巴仔」,而將後者改稱為「大三巴」。
聖若瑟修院雖然較小,但也是英才輩出。四位澳門主教──高若瑟、高秉常、林家駿及黎鴻昇(今年一月榮退)和二位香港主教──李宏基和湯漢樞機(現任)均是在此培成。此修院因此也有「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之譽。
「大三巴」和「小三巴」尚有許多值得介紹的細節,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多談,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馮瑞芬修女的著作和澳門基金會出版的《澳門天主教堂》。在此僅補充三點。第一,聖若瑟修院本是獻給朝拜耶穌的東方三賢士,在亞力山大的聖經希臘手抄本有這三王或三賢士的名字:Melchior, Baltazar Casper。故此該修院從前又稱「三聖賢堂」,而以三賢名命的修院或教堂並不多見。其次,修院聖堂前有54級的大理石台階(據聞過去有百多級,後因道路改建而縮短),是澳門天主教會三座最長台階之一──最長者在大三巴,71級,第三長者在聖羅撒女子中學,有40級。第三,聖堂內側有一供奉聖若瑟的祭台,台後放著「東方宗徒」聖方濟各沙勿略(St. Francois Xavier,亦譯作聖方濟四維、聖方濟薩威)的聖髑──他的手肱骨。他是耶穌會的六位創辦人之一,也是最早來亞洲傳教的耶穌會士。他將福音傳至馬六甲和日本,最後並試圖前往中國,不幸病逝於廣東的上川島。後來他與聖女小德蘭一同獲列為外國傳教士的主保。澳門的路環聖方濟各堂,便是為紀念這位聖人。
離大三巴不到百步,是另一世界遺產「大砲台」,它始建於1617年,至1626年建成。它的正式名稱是聖保祿炮台,但本地居民多稱之為「大炮台」。可別小看這炮台,它和咱們的中國歷史關係可大得很。1622年湯若望和二位耶穌會士與葡軍聯手以火炮擊退入侵的荷蘭軍隊,就是發生在這炮台。此事之後,湯若望才有機會透過徐光啟的穿針引線踏入中國,親自護送大炮到北京,其後更促成袁崇煥在寧遠之役大敗努爾哈赤。湯若望也自始開展了他橫跨明清兩代,在華四十餘年的傳教大業。
近年還有人擬了一條關於1622年這場戰役的觀光路線,全程兩個半小時,其中步行時長約55分鐘。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參閱《漫步澳門街──1622 荷葡大戰拾遺》這方案的介紹。

參考文獻
  1. 馮瑞芬(2016)。《澳門世遺.世史洪流──澳門歷史建築有步》。香港:雲起文化。
  2. 梁俊傑、劉翠婷(2013)。《漫步澳門街──1622 荷葡大戰拾遺》設計方案。
  3. 聖保祿學院,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4%BF%9D%E7%A5%BF%E5%AD%B8%E9%99%A2
  4. 《澳門世界遺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出版。


大三巴牌坊與聖保祿學院圖 (取自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反對同性性行為就是反科學?

  《天主教教理》說「同性戀的行為顯示嚴重的腐敗,聖傳常聲明『同性戀的行為是本質的錯亂』,是違反自然律的行為,排除生命的賜予,不是來自一種感情上及性方面的真正互補。在任何情形下同性戀行為是不許可的。」(教理 2357 條) [1] 這說法常受到支持同性戀者駁斥,其中包括從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