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澳門天主教文化遺產之旅(五):聖安多尼堂與玫瑰聖母堂

聖安多尼堂最初是由耶穌會士於1558年向明朝政府申請土地建成,其後曾多次重建,最後一次重建是1810年。它是澳門三大「最資深」教堂之一,也屬世界遺產。
這聖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是1874922午夜的那場大火。當晚,位於山崗上的聖安多尼堂因風災而被雷殛,引發火災,但在海上因颱風沉船的許多漁民卻因為看到山上的熊熊烈火而摸對方向,得以安全上岸。據說當晚有二千艘船沉沒,五千多人死亡。或許,天主真的為了救人而犧牲自己的一座寓所。
聖安多尼堂俗稱花王堂,這與它的主保聖人安多尼有間接關係。聖安多尼(St. Anthony of Padua)是失物、窮人和旅行者的主保。但在葡萄牙,他也被視為情人的主保;許多婦女會祈求他綁著自己的愛人,將他們帶往自己的身邊或與她們結婚。換言之,在葡國文化裡聖安多尼也扮演著月老的角色。因此,許多葡人喜歡在聖安多尼堂舉行婚禮,連帶造福在附近賣花的中國人,當地人便給聖堂取了「花王堂」這個俗稱。
和眾多聖堂一樣,聖安多尼堂內也供奉多位聖人。其中一位是聖方濟保辣(St. Francis of Paola),他曾加入方濟會,後來獨自入隱修院,最後創立「最小兄弟會」(Minime)。他是航海者的主保,這或許是澳門的天主堂會供奉他的原因。順帶一提,天主教有五位聖方濟聖人。最為人熟知的是方濟會的會祖亞西西的聖方濟(St. Francis of Assisi,又稱五傷聖方濟)和之前提到的聖方濟各沙勿略(St. Francois Xavier),其餘還有聖方濟保辣、聖方濟保濟亞(St. Francis Borgia,又譯聖方濟博日亞、聖方濟玻爾日亞)和聖方濟各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聖方濟保濟亞是耶穌會第三任總會長,他的瞻禮是1010日,和台灣的雙十節相同。大三巴牌坊第四層有四尊耶穌會士的銅像,他就在其中最左邊。至於聖方濟各沙雷氏,澳門似乎沒有他的蹤跡。


離開聖安多尼堂,經過大三巴沿著石板路往下走,不久就可到達另一世界遺產玫瑰聖母堂。玫瑰聖母堂是由聖母玫瑰道明會(簡稱道明會)興建,也是在我們此次行程參觀的十一間教堂裡,唯一由道明會興建的。
這聖堂是巴洛克式的建築,美侖美奐。聖堂正門外牆最上方是道明會的會徽:黑白相間的十字架。黑色代表刻苦,白色代表純潔。會徽下方有一圓形花環,刻有AM字母,代表「萬福瑪利亞」(Ave Maria),也就是這聖堂的主保玫瑰聖母。由於道明會熱愛玫瑰經,這聖堂又以玫瑰聖母為主保,因此聖堂內置放了15個相架,寫著玫瑰經的15端:歡喜五端、痛苦五端和榮福五端。由於空間有限,此處並未加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2年新增的光明五端。
玫瑰經並非單篇的經文,而是由天主經、聖母經和聖三光榮誦組成的一串經文。教會推廣玫瑰經的用意,是幫助教友默想救恩的奧秘,焦點在於耶穌的降生、生活、聖死與復活。天主經提醒我們天父是救恩的啟動者,聖母經提醒我們隨聖母一同默觀這救恩的奧秘,光榮頌則提醒我們,所有受造的目的皆是頌揚天主聖三。所以,唸玫瑰經時宜靜心細想,切忌機械式地反覆背誦。
至於玫瑰聖母(Our Lady of the Rosary)一名的由來,也是因為玫瑰經。1571年西歐天主教國家的聯合艦隊在Lepanto(今希臘西部)擊敗土耳其艦隊(當時的鄂圖曼帝國),教徒們相信這是因為他們恭敬聖母,勤念玫瑰經的緣故,教廷也自此訂每年十月七日為「勝利之母節」。1960年,教會為避免不必的誤會,將這節日更名為「玫瑰聖母節」。
道明會(Dominican Order Dominicans;更正式的名稱是「宣導會」,即Order of Preachers)在港澳地區又稱為「聖母玫瑰道明會」,這大概和它熱衷推行玫瑰經有關,道明會會祖聖道明(Saint Dominic de Guzman)的畫像上也常畫著一顆代表聖母瑪利亞的八角星星。可是,雖然教會曾正式表示玫瑰經是起源發揚於聖道明,但其實聖道明並非玫瑰經的最先推廣者。早在聖道明之前,許多教徒已在誦唸玫瑰經。不過,道明會士在推廣玫瑰經的工作上確也居功至偉。
在澳門的各大教堂中,玫瑰聖母堂大概是最「古蹟化」和最深受觀光影響的教堂。它平常只有週六下午一台彌撒;教堂外緊接全澳第二熱鬧的觀光地點「板樟堂前地和議事亭前地」,終日熙來攘往,眾聲喧嘩。教堂前又僅有象徵式的,不到五步的前庭和台階,其「與世隔絕」的效果不僅不如過去的大、小三巴,也遜於多數澳門的其他教堂。教友們既缺乏一段可以放慢腳步、轉換心情的前庭和台階,又無法學耶穌一般揮鞭趕走聖殿前做買賣的商人,要在這教堂內靜心祈禱就只得依靠上主和自身修為了。

參考文獻
1.      天主教澳門教區有關玫瑰聖母堂的介紹 http://www.catholic.org.mo/Directory/02-Clero/05-Rosario.html
2.      台灣道明會網頁 http://www.catholic.org.tw/dominicanfamily/index.htm
3.      馮瑞芬(2016)。《澳門世遺.世史洪流──澳門歷史建築有步》。香港:雲起文化。
4.      美國天主教組織有關玫瑰聖母的介紹 http://www.americancatholic.org/Features/Saints/saint.aspx?id=1161
5.      美國天主教組織的聖人索引 http://www.americancatholic.org/Features/Saints/patrons.aspx

6.      維基百科的道明會介紹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ominican_Order


澳門玫瑰聖母堂


道明會會徽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澳門天主教文化遺產之旅(四):大三巴、小三巴與大炮台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地標,也是世界遺產;它的正式名稱是「天主之母聖堂遺址」。「三巴」一名源自聖保祿的名字,葡文為Sao Paulo,英文是Saint Paul1562年,耶穌會士來到澳門並以此為等候時機進入中國的暫居之所。他們在大三巴現址的旁邊興建了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聖保祿學院。利瑪竇和湯若望都是在這裡學習中文及中國文化禮儀,後來才到中國內地傳教。天主之母聖堂1583年興建的,但1835年一場大火將學院和聖堂同時燒毀,只餘聖堂的前壁、大部分的地基以及堂前石階,供人弔。
天主之母聖堂在1583年建成後,於15951601年經歷兩次火災,1602年再重建。今日的牌坊就是1602後重建的聖堂的前壁。由於歐洲和中國的政治因素,初期來華的傳教士都有隨時被調派或遣送回國的心理準備,因此學校及教堂均建得簡陋,通常是木板、茅草等搭建,遇到火災便一發不可收拾。1602年這一次重建,聖堂的前壁、地基和石階均是用石砌成,但其餘部分不是,所以火災後只有這三部分留下來。別以為當時的耶穌會捨不得花錢。事實上,負責設計的耶穌會士當時花了許多心思,在建築上加入了許多天主教的符號、圖案,整座聖堂動用白銀三萬兩,花了35年才建成。如今殘留的前壁上仍可見諸多的聖經元素,此古蹟也因此被喻為「立體的活聖經」。
除了聖保祿學院之外,耶穌會在澳門還創辦了另一知名學府「聖若瑟修院」。聖若瑟修院成立於1728年,於1746年在旁邊還興建了供修生祈禱和舉行禮儀的「聖若瑟修院聖堂」(1758年完工),如今二者共同列為一項世界遺產。聖若瑟修院由於規模小於聖保祿學院,因此居民將之稱為「小三巴」或「三巴仔」,而將後者改稱為「大三巴」。
聖若瑟修院雖然較小,但也是英才輩出。四位澳門主教──高若瑟、高秉常、林家駿及黎鴻昇(今年一月榮退)和二位香港主教──李宏基和湯漢樞機(現任)均是在此培成。此修院因此也有「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之譽。
「大三巴」和「小三巴」尚有許多值得介紹的細節,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多談,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馮瑞芬修女的著作和澳門基金會出版的《澳門天主教堂》。在此僅補充三點。第一,聖若瑟修院本是獻給朝拜耶穌的東方三賢士,在亞力山大的聖經希臘手抄本有這三王或三賢士的名字:Melchior, Baltazar Casper。故此該修院從前又稱「三聖賢堂」,而以三賢名命的修院或教堂並不多見。其次,修院聖堂前有54級的大理石台階(據聞過去有百多級,後因道路改建而縮短),是澳門天主教會三座最長台階之一──最長者在大三巴,71級,第三長者在聖羅撒女子中學,有40級。第三,聖堂內側有一供奉聖若瑟的祭台,台後放著「東方宗徒」聖方濟各沙勿略(St. Francois Xavier,亦譯作聖方濟四維、聖方濟薩威)的聖髑──他的手肱骨。他是耶穌會的六位創辦人之一,也是最早來亞洲傳教的耶穌會士。他將福音傳至馬六甲和日本,最後並試圖前往中國,不幸病逝於廣東的上川島。後來他與聖女小德蘭一同獲列為外國傳教士的主保。澳門的路環聖方濟各堂,便是為紀念這位聖人。
離大三巴不到百步,是另一世界遺產「大砲台」,它始建於1617年,至1626年建成。它的正式名稱是聖保祿炮台,但本地居民多稱之為「大炮台」。可別小看這炮台,它和咱們的中國歷史關係可大得很。1622年湯若望和二位耶穌會士與葡軍聯手以火炮擊退入侵的荷蘭軍隊,就是發生在這炮台。此事之後,湯若望才有機會透過徐光啟的穿針引線踏入中國,親自護送大炮到北京,其後更促成袁崇煥在寧遠之役大敗努爾哈赤。湯若望也自始開展了他橫跨明清兩代,在華四十餘年的傳教大業。
近年還有人擬了一條關於1622年這場戰役的觀光路線,全程兩個半小時,其中步行時長約55分鐘。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參閱《漫步澳門街──1622 荷葡大戰拾遺》這方案的介紹。

參考文獻
  1. 馮瑞芬(2016)。《澳門世遺.世史洪流──澳門歷史建築有步》。香港:雲起文化。
  2. 梁俊傑、劉翠婷(2013)。《漫步澳門街──1622 荷葡大戰拾遺》設計方案。
  3. 聖保祿學院,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1%96%E4%BF%9D%E7%A5%BF%E5%AD%B8%E9%99%A2
  4. 《澳門世界遺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出版。


大三巴牌坊與聖保祿學院圖 (取自維基百科)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澳門天主教文化遺產之旅(三):聖奧斯定堂

早在十六世紀末,歐洲四大修會──耶穌會、方濟會、聖奧斯定會和聖母玫瑰道明會──已在澳門興建教堂,開啟傳教事業。聖奧斯定堂,顧名思義就是由聖奧斯定會所建。它初建於1586年,當時只是用木板和茅草搭建;後經多次維修,終於1874年建成今日的樣貌。和多間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堂一樣,聖奧斯定堂已列入世界遺產,但不同的是,自1884年至今它都沒有主任司鐸;目前它隸屬於老楞佐堂區。
從聖老楞佐堂步行約十分鐘,即可抵達小山丘頂上的聖奧斯定堂。聖堂的外型簡單而莊嚴,正門兩邊有直雙柱,是羅馬式的風格。聖堂內主祭壇深而廣,祭台後供奉著「苦難善耶穌像」。負責解說的李太太告訴我們一個關於這像的傳說。傳聞有個颱風的夜晚,雷雨交加,守門的門房聽到敲門聲,心想一定有人有急需才會在這颱風天來訪,於是便冒著風雨開門去。但開門見不到半個人影,只得回頭再睡去。誰知隔天早上卻發現聖堂裡多了一尊耶穌聖像(就是那「苦難善耶穌像」),門房覺得這像放在主教座堂那樣的「大廟」比較合適,便把聖像送到主教座堂去。不料晚上巡邏時,門房發現那耶穌像仍在裡,沒有送出;隔天晚上,亦復如此。後來大家相信,應是耶穌感念這門房的熱心服務,願意留在聖奧斯定堂裡。
這傳說已難以考證,但它的真假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寓意。李太太講完傳說後問我們,我們是否經常準備,願意為敲門的耶穌離開舒適的床舖,打開心門迎接祂?我想這問題不僅是為我們此一朝聖團而問,也是為每個基督徒而問。這問題也不是僅為朝聖這一天而問,而是每個基督徒要天天如此自問。
無論這傳說是真是假,長期之來澳門教會都有一個有關的傳統,「每年四旬期的第一個主日前夕傍晚,教徒會把它(聖像)送到主教座堂過一晚,於翌日下午四時在聖祭禮儀後,舉行『苦難善耶穌像』的出遊,終點為聖奧斯定堂,此為澳門天主教的盛事。」(馮瑞芬,2016,頁53)更有趣的是,「這活動曾因政府認為導人迷信而停止,可是卻發生糧食失收等事件,非教徒居民要求教徒繼續出遊,因此得以繼續。」(同上)
除了耶穌聖像之外,聖奧斯堂內還供奉多尊聖人的聖像,其中令我倍感親切的聖人是聖婦麗達(St. Rita of Cassia)。她在丈夫和兒子相繼去世後進入修院修道,聖德非凡。臨死前她要求一枝玫瑰及兩個無花果,雖然當時不是這些花果的時節,但樹上卻長出這些花果。在聖經裡,無花果代表自由及昇平,也是最早具名出現的植物:亞當和厄娃(夏娃)吃了禁果之後,「發覺自己赤身露體,遂用無花果樹葉,編了個裙子圍身」(創世紀第三章第七節)。我小時候愛吃無花果,現在用它做網誌的名字;沒想到有聖人對它也情有獨鍾,真是如逢知己。
在聖堂旁邊還有兩處已列世界遺產的建築:何東圖書館和崗頂劇院。前者在1918年由富商何東購入,作為夏天渡假消暑的別墅,他身後其後人將該建築贈與澳門政府,改建為圖書館。這是澳門最雅緻舒適、別具風韻的圖書館之一,也是我回澳門時的常訪之地。崗頂劇院建於1860年,為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是葡國人休閒娛樂的場所。院外羅馬式的圓拱門廊則是於1873年加建。
崗頂劇院曾有一段荒謬的日子:在我高中的年代,這緊鄰聖奧斯定堂的劇院居然經常上演艷舞。我那時和同學們戲說,人們參加子夜彌撒可以順道看艷舞,而說這話時心中既是憤慨,又是無奈。最近讀馮瑞芬修女的著書才得知,原來19781986年間,葡人生活不景,因此把這劇院出租給巴黎瘋狂艷舞團(Crazy Horse,亦稱巴黎瘋馬秀、癲馬艷舞團)。葡國是天主教國家,經營劇院的葡人和看表演的葡人裡應該有許多天主教徒吧。何以能夠為了溫飽和育樂之慾而縱容聲色,沉迷聲色,甚至褻瀆了近在咫尺的聖堂!正氣歌說「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這段「時窮節無存」的醜事,恐怕也將永留青史。希望我們和後世的基督徒能從中汲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

參考文獻
馮瑞芬(2016)。《澳門世遺.世史洪流──澳門歷史建築有步》。香港:雲起文化。

聖奧斯定堂內的米蘭主教安波羅和聖婦麗達聖像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澳門天主教文化遺產之旅(二):聖老楞佐堂

聖老楞佐堂(St. Lawrence's Church)和聖安多尼堂均是由耶穌會向明朝政府申請興建,於1558年建成的教堂。它們與1567年建成的望德聖母堂並列澳門最具歷史的三大教堂,但三者中只有前二者列入世界遺產,而望德聖母堂則沒有。聖老楞佐堂初期設有風訊旗桿,故華人稱之為「風訊堂」。因「風訊」的粵音與「風順」諧音,且許多葡國婦女在此祈求丈夫、兒子海上航行順風順水,因此該教堂又俗稱「風順堂」。
有一說指葡國人視聖老楞佐如海神,保護航海事業,此說法似屬誤解。首先,天主教是一神教,相信除了三位一體的天主之外別無他神;聖母及其他諸多聖人,僅是敬仰、效法與請求代禱的對象而已。教會只奉聖老楞佐為廚師和窮人的主保──亦即鼓勵他們請求聖老楞佐為他們轉求天主,這並不表示別的人不可以請求聖老楞佐,也不表示廚師和窮人不能請求別的聖人代禱──沒有冊封他為航海者或航海事業的主保。有「視如海神」的傳聞,可能是因為如前所述,有許多婦女在聖老楞佐堂祈求丈夫、兒子航行平安。
聖老楞佐生前是一位執事(deacon),負責為教宗掌管教會財產。當時教會遭羅馬迫害,羅馬皇帝殺死教宗後,要求聖老楞佐交出教會財產,聖老楞佐卻將許多窮人和病人帶來,說他們就是教會的財產。真箇大義凜然,可惜皇帝未為所動,最後並將他燒烤至死。由於聖老楞佐的忠貞和他對窮人的重視,教會遂將他奉為窮人的主保。

至於為何聖老楞佐也是廚師的主保,則和他的名言有關。傳聞他被烤了許久之後,竟然笑說:「我(這邊)已烤熟,可以翻面了。」("I'm well done. Turn me over!") 這從容赴義的精神,真如文天祥正氣歌所云「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廚師的主保,真不是人人可當的。


參考文獻
馮瑞芬(2016)。《澳門世遺.世史洪流──澳門歷史建築有步》。香港:雲起文化。

Lawrence of Rome,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wrence_of_Rome)


聖老楞佐堂的彩色玻璃窗上繪著聖人受刑景像

澳門天主教文化遺產之旅(一):主教山小堂

今年是天主教會的慈悲禧年,各地掀起了一股朝聖熱。幾位台灣的天主教朋友因仰慕澳門豐富的天主教文化遺產,也請我這個三分之一的澳門人為他們安排一趟朝聖之旅。
澳門是個彈丸之地,總面積不過30.4平方公里,但天主教堂卻多達22間,其密度之高,在世上名列前茅。這22間教堂中,有六間已逾四百年歷史,有七間已列入世界遺產,無論為朝聖或認識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的歷史,都深值一遊。我為朋友們安排參觀了其中11座教堂,如附表。途中我們還參觀了天主之母聖堂的遺址「大三巴」,它是最代表澳門的地標。在朋友們回台灣後,我和太太還多留了一天,參觀了慈善組織仁慈堂後方的「仁慈堂博物館」,欣賞琳琅滿目的天主教藝術品。以下將依行程分次在本部落格中介紹這些景點。


教堂名稱
始建年份
俗稱或別稱
1
聖安多尼堂
1558
花王堂
2
聖老楞佐堂
1558
風順堂
3
望德聖母堂
1567
望德堂
4
主教座堂
1576
大堂
5
聖奧斯定堂
1586
龍嵩廟
6
玫瑰聖母堂
1587
玫瑰堂;板樟堂
7
主教山小堂
1622
又稱西望洋聖堂
8
聖若瑟聖堂
1746
位於聖若瑟修院旁
9
聖彌額爾小堂
1875
位於舊西洋墳場內
10
氹仔嘉模聖母堂
1885
11
路環聖方濟各堂
1928
參考來源:呂志鵬、黃健威(2009)。《澳門天主教堂》。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澳門基金會聯合出版。此處各教堂名稱主要依澳門天主教會所採的名稱,俗稱或別稱則依筆者所知臚列。 

我們最先參觀的,是主教山小堂。它是一間位於澳門本島西面的西望洋山上,以聖母瑪利亞為主保的教堂。在此可俯瞰南灣和西灣,其葡文原名為Capela de Nossa Senhora da PenhaPenha意指位於海邊的山岩,因此這聖堂又稱為西望洋聖堂、海崖聖母小堂或西望洋聖母堂。
傳說在1620年,發生一場葡萄牙航海者與荷蘭海盜的戰役,這些航海者在聖母顯靈的引領下,沿西望洋山下的海邊安全登岸。於是他們許下建教堂的諾言。教堂的落成是在1622(即明朝天啟二年),由聖奧斯定會創建。當年的小教堂只是建造靜院(名為法國聖母院)時的附屬建築,主要供修院修士及附近駐守的葡兵祈禱、參與彌撒。1935年,高若瑟主教策劃重建此區域,小堂始成今天的規模。高主教由於喜愛此處的環境,在教堂旁同時增設了主教私邸,整座西望洋山也因此後來被稱為主教山。
在漫步登上主教山的途中,都市的煩囂已步步拋諸身後;抵達山頂時,抬頭便見到那既寧靜、莊嚴而又與人親切的教堂。從山上俯瞰,澳門的半璧風光盡入眼簾;雖然昔日的南灣和西灣已圍建成南灣湖和西灣湖,灣景不如從前遼闊,但亦別是一番景緻。在教堂前廣場離教堂較遠的一端,聳立著一尊聖母像。聖母手持唸珠,慈眉善目,仰首向天,似是在迎候海上的歸人,又像是在為眾生禱告。我不禁被她的慈容吸引,也雙手合什向高天獻上我的祝願。
我們一行人在教堂內完成朝聖之後,便朝教堂前廣場的大門向山下走去。這時一齣電影的情節便浮現眼前,那是梁朝偉和金城武主演的《傷城》。該片的劇中人劉正熙小時候因為目睹惡警和歹徒將他家滅門,因此四處逃命,逃到主教山小堂下方的彷路德聖母岩洞中躲起來,最後被路過的修女發現收容。正熙後來隱姓埋名,精心策劃復仇大計;但可惜他被仇恨吞噬了心靈,以至禍及無辜,殘害了最愛他的妻子。但願現實中每一個到主教山小堂的人,都能在天主和聖母的慈懷中放下仇恨,走出傷痛。
順帶一提,主教山上的確有所收容兒童的「主教山兒童中心」,但《傷城》的梗是否靈感源自這裡就不得而知。這中心是由胡子義神父於1968年成立,他的初衷是照顧那些被遺棄街頭的傷殘弱能兒童。2001年八月,該中心交由澳門明愛接管,目前的服務對象是15歲以下乏人照顧的智障或肢體殘障兒童,和一般的孤兒院不同。

參考文獻
主教山兒童中心官網(http://www.caritas.org.mo/zhhant/service/rehabilitationservice/lardenossasenhoradapenha
西望洋聖堂,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6%9C%9B%E6%B4%8B%E8%81%96%E5%A0%82

呂志鵬、黃健威(2009)。《澳門天主教堂》。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及澳門基金會聯合出版。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誰先看到復活的耶穌?

上週是復活節後的第一週,彌撒中常讀到耶穌復活後的事蹟。不過,如果我們比較四部福音對這些事蹟的記載,便會發現它們之間有些矛盾。比較明顯的問題包括:究竟誰先看到復活的耶穌?有幾位天使顯現,在哪裡顯現?耶穌顯現給那些婦女?例如若望福音只提到瑪利亞瑪達肋納(Mary Magdalene),瑪竇和馬爾谷福音提到瑪利亞瑪達肋納和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而路加則除了這二人以外,還記載了約安納(Joanna)和其他婦女(路24:1, 10;參閱附表)。雖然這些細節並非教恩史的重點,我們也不妨想像當時的實情究竟如何,增加一點讀經的趣味。以下是我的「真相還原版」。
因為耶穌聖屍卸下後沒有足夠時間給祂好好地用香料傅抹,於是隔天一清早婦女們便帶著自備的香料往耶穌墳墓,想再為祂澈底抹一遍。若望雖只提到瑪利亞瑪達肋納(以下簡稱瑪A),但她肯定是和別的聖婦同去的,「這由她說的『我們不知道』(若20:2)一句話可以推斷」(見思高版「福音」註釋)。她大概是和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以下簡稱瑪B)最先抵達,其他聖婦還未趕到。兩位瑪利亞看見了一位天使(中文版瑪竇福音只說「天使」,沒說幾位,但英文版聖經用的是單數;馬爾谷福音則說是一個身穿白衣的少年人),天使告訴她們復活的喜訊,並叫她們轉告門徒和伯多祿。至於這個天使坐在墓外的石頭上(瑪28:2)還是坐在墓裡(谷16:5),則可能由於不同的口傳或福音作者的有意舖陳,瑪竇和馬爾谷記載的不同。
兩位瑪利亞離開墳墓後,路上遇見約安納和其他聖婦,於是瑪B向聖婦們道述剛才發生的事,而瑪A則獨自前往向伯多祿和若望報告。這時若望和伯多祿很可能在陪伴身心俱疲的聖母瑪利亞,而其他門徒則住在別處。接著發生若望福音第20210節的事情,也就是若望和伯多祿趕到墳墓,一看見就相信了。由於只有瑪A前往告訴若望和伯多祿,所以若望只記載「瑪利亞瑪達肋納來到墳墓那裏」,沒提其他聖婦。
而就在若望和伯多祿抵達墳墓之前,瑪B帶著約安納和其他聖婦已進入墳墓,見到兩位天使(為何這時多派一位天使出場,恐怕只有天主知道),發生了路加福裡第2418節的事。聽了天使的差遣,這些婦女便去找門徒們報告復活喜訊。由於走的路不同,她們沒有遇到趕來的若望和伯多祿。
若望和伯多祿離開墳墓之後,跟著他們身後的瑪A不忍離開,因為她熱切渴望能再見到祂(見思高版「福音」註釋)。顯現給聖婦們的兩位天使再度出現想出言安慰,但她認不出那二位是天使,遂不願多談,轉身向外想再找耶穌的遺體。耶穌便親自顯現安慰她,一如若望福音201517節的記載。得了耶穌的安慰和指示之後,瑪A也到其他門徒那裡傳報復活的喜訊。
之後,一如路加福音第249-11節所述,瑪A、瑪B和其他聖婦一同聚在十一宗徒和其他門徒聚集的地方,報告喜訊,但門徒們並不相信。至於路加福音第12節說「伯多祿卻起來,跑到墳墓那裏」,這大概是口傳有誤或路加為簡化情節而挪動了事件的順序,因為路加的記述應該不會比當事人若望更正確。

回到我這裡一開始問的問題:究竟誰先看到復活的耶穌?從附表的整理可知,不同福音有不同的答案。根據瑪竇,是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一個瑪利亞(雅各伯的母親);根據若望和馬爾谷,是瑪利亞瑪達肋;根據路加,「幾個婦女」(路2422-23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留言

  在香港大學宿舍寄居已快兩個月了,今天才有機會到校園內走一趟。今天逛的是最新建的港大百週年校園,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校園後方山坡上的百周年花園。在此不僅可以聽到鳥語花香,俯瞰港島一隅的風光,還看到了頗具巧思的「磚‧故事‧牆」。
  這面牆是為紀念資助興建百週年校園的一千七百位校友與恩友而建的,也是港大募款技巧的代表作。由此固然可見港大的生財有道,但最令我細味,良久無法忘懷的,是這些捐款人留在磚上的話語。每名或每組捐款人的留言都不相同,但大致包括了緬懷、感恩、期許與祝福。例如,有已婚四十五年的夫婦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子女寫他們懷念父母的遺訓,並謹記「行醫是一個使命,服務所有人」,有一群人追思一位1976年畢業的醫生,對他說「您是我們的驕傲,永永遠遠愛著您」。更特別的是,有一位捐款人感謝爺爺奶奶,感謝他們把最好的給了他父親。這大概是既為自己感謝,也替父親致意吧。
  整面磚牆是建在戶外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牆上的字跡未必能保留完整至下一個百年。但即使只有五十年,五十年後留言的人大概也作古了。如果我要留下一兩句話,給從今五十年的人看,甚至百年以後的後人看,我會說些甚麼?我一定會說我認為對我自己或對後世人最有意義的事情。我想在這牆上留言的人多半也是如此想。這也是為甚麼我會被這些留言吸引,因為它們代表了許多人心中最真誠、最為珍惜的價值,以及人性裡一些至為良善的面貌:緬懷、感恩、期許與祝福。說實在的,這些留言比許多在Facebook, Line, Whatsapp等社交媒體的留言有意思多了。

  牆上的留言也教我反省:如果是我的子女或學生留言,他們會講論我嗎?他們會說我些甚麼?那些留言者的父母師長,為何能讓人如斯感念?願每一位看過這牆的人,皆能深切自問。








反對同性性行為就是反科學?

  《天主教教理》說「同性戀的行為顯示嚴重的腐敗,聖傳常聲明『同性戀的行為是本質的錯亂』,是違反自然律的行為,排除生命的賜予,不是來自一種感情上及性方面的真正互補。在任何情形下同性戀行為是不許可的。」(教理 2357 條) [1] 這說法常受到支持同性戀者駁斥,其中包括從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