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書房進補(五):Environmentalism 該譯做環保主義嗎?


  並非所有 -ism 都要譯為主義。例如,heroism是英雄氣慨,patriotism 是愛國心。社會心理學裡的 altruism 通常是指利他心或利他行為。字典中對 environmentalism 最常見的解釋是「環境論」。它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一個心理學的理論,主張人的行為主要由環境所決定;二是指一個針對人類發展(尤其是文化與智力發展)的理論,主張環境比遺傳更有影響力。無論何種意義的環境論,它的對立主張都是遺傳論(hereditarianism)。其次,environmentalism 可以指針對環保的倡議活動(advocacy)、社會運動(movement)或行動、行為,例如反汙染運動。在環境心理學的文獻裡,它往往是指環保行為,例如加入環保團體或做垃圾分類。總之,翻譯名詞時必須留意它的上下文;environmentalism 不應一概譯為環境保護主義。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聖經贊同主人毆打奴婢嗎?

  出谷紀(出埃及記)第21章記載梅瑟(摩西)為以色列立下有關奴僕及婢女的法律。其中寫道:「假使有人用棍杖打奴僕或婢女,(而奴婢)被打死在他手中,必受嚴罰。但若奴婢還活了一兩天,便不受處分,因為他是用銀錢買來的。」(出21:20-21)有人認為這表示聖經容許主人毆打奴婢,但在revelation.co 這個研經網站上有詳細說明,指出這看法是一種誤解。
  首先,雖然英文版聖經在該處上下文都用 slaves 這個字,但它意思和透過販賣人口而獲得的奴隸(如從前美國的黑奴)是不同的。一個一貧如洗的以色列人,可能賣身為奴到另一個以色列人家裡工作以求溫飽,所以思高聖經將之譯為奴僕或婢女是比較適當的。而且,按照梅瑟的法律,賣身為奴的人只要在債主家工作六年,到第七年便可重獲自由,無須贖金(見出21:2)。因此,這裡的制度並不如一般奴隸制度的苛刻。
  其次,出谷紀第21章後半講的都是殺人或傷人的賠償法,也就是「事後」該如何賠償的問題,並非談奴婢制度是否合理。「假使有人用棍杖打奴僕或婢女被打死在他手中,必受嚴罰。」(出21:20)是為遏阻主人任意虐待奴婢(這裡的嚴罰是以命償命);「但若奴婢還活了一兩天,便不受處分,因為他是用銀錢買來的。」(出21:21)是因為這表示主人並非蓄意殺人(可能是口角後雙方動武而誤殺)。「他是用銀錢買來的」並非指奴婢的命不值錢,而是指主人不必罰款,因為奴婢的死亡已是主人債務上的損失。
  其實,無論是主人失手將奴婢打死或有意無意地重傷奴婢,主人都將失去該名奴婢。因為「假使有人打壞奴僕或婢女的一隻眼睛,為了他的眼睛應讓他自由離去。若有人打掉奴隸或婢女的一隻牙,為了他的牙應讓他自由離去。」(出21:26-27)。所以,聖經並未贊同主人毆打奴婢,而梅瑟的法律對奴婢是相當保護的。

參考資料:https://www.revelation.co/2013/06/09/bible-says-its-okay-to-beat-your-slave-as-long-as-they-dont-die-exodus-2120-21/

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

書房進補(四):甚麼是 buycott?


  Buycott是一種消費者行動,它是由buyboycott這兩個字組合而成的新創名詞。Boycott是指透過拒買某種產品(或服務)或抵制某個企業、國家的產品(或服務),來表達對這產品或企業、國家的不滿和懲罰它們。Boycott,中文譯做「杯葛」(這純粹是音譯,和「杯」與「葛」一點關係都沒有),是歷史悠久的一種消費者行動。Buycott則是晚近才出現的名詞,中文尚無一致翻譯。
  Collins Dictionary這詞典的解釋,buycott是當消費者懷疑一個企業或國家違反道德時,對這企業或國家的產品的抵制行動。[1] 若僅如此,那麼buycottboycott並無差別。其實,buycott的行動及用意雖然「包括」抵制無良企業,但它更強調是透過購買行動來支持一個企業、國家,或一群生產者。而支持的動機往往是倫理或價值的認同。[2] 像是為支持小農與在地產業而發起「在地消費」(或稱地產地銷)運動,便是一例。
  隨著資訊發達(尤其是社群網路的興起)和認證標籤制度的推行,1990以後buycott的行動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成為消費者組織、環保團體等非營利組織支持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或抵制無良企業的利器。所以也是時候給buycott一個中文名字了。
  筆者認為,buycott的中文譯名大概有三個選擇。一是「買葛」,這是音義兩譯,沿用「杯葛」而來,但不太容易望文生義。二是彷照維基百科對positive buying的翻譯,譯為「正面購買」;[3] positive buying並非一個很常見的用詞,定義仍不夠成熟。第三是「擇善而買」,這是筆者個人的創意翻譯,好處是望文生義,但也未必是最佳譯名。
  最後,在用詞上應注意buycott的重點在透過買來支持,而非利用不買來抵制。因此,可以說buycott 一家好的企業,不能說buycott 一家無良企業。只能說用buycott的手段來抵制一家無良企業,例如A是無良企業,我們可以利用只購買或多購買B公司(A的主要競爭對手)的產品來打擊A公司。


[1] A type of protest aimed at a company or country with dubious ethical standards in which consumers buy the products of another company or country. (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dictionary/english/buycott)
[2] The opposite of a boycott: deliberately purchasing a company's or a country's products in support of their policies, or to counter a boycott. (https://www.yourdictionary.com/buycott) 亦可參考Rasche等人2017年合著的書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rategy, Communication, Governance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良知消費

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

書房進補(三):Engagement 該譯做甚麼?


  Engagement 這詞,常常出現在社區發展、教育改革、企業永續管理等方面的文獻,台灣有人將它譯作「參與」、也有人譯作「議合」。其實一個短詞,是不容易反映它完整的意思。
  Engage作為及物動詞,字典上有多個不同意義。適用於上述脈絡的,是「吸引他人的興趣;使人有意參與其中」(to cause someone to become interested or involved in an activity, or to attract someone’s interest;見《劍橋詞典》)或「引發他人參與」(to induce to participate;見《韋氏詞典》)。而engagement則是「鼓勵人們對一個組織的工作或其它事物產生興趣的一個過程」(the process of encouraging people to be interested in the work of an organization, etc.;見《劍橋詞典》)。
  據此,engagement譯作「參與」或「鼓勵參與」是比較合適的,但也必須注意使用的脈絡。例如,community engagement究竟是指人們參與到社區(的活動或行動)之中,還是指要讓社區的團體與民眾參與進來?許多時候是指後者。
  例如,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局(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便指出,community engagement是與社區團體、利益團體或因處境相同而結合的團體共同合作,處理影響他們福祉的議題(the process of working collaboratively with and through groups of people affiliated by geographic proximity, special interest, or similar situations to address issues affecting the wellbeing of those people;見www.atsdr.cdc.gov/communityengagement/pce_what.html)。該局並同時補充,engagement有不同的程度,可以從最基本的告知訊息,到engagement較深的意見徵詢、合作,最深到交由社區作最終決定。據此,community engagement可視情況譯為(鼓勵)社區參與、向社區徵詢、與社區合作,或其它更適當的名詞。
  另一個例子是student engagement。它可能是指學生興致勃勃地主動學習,也可能是指教師或校方讓學生參與課程的設計或其他教學事務的決策。
  教改詞彙匯編(Glossary of Education Reform;見https://www.edglossary.org/student-engagement/)這個教育資源平台便指出:
In education, student engagement refers to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curiosity, interest, optimism, and passion that students show when they are learning or being taught, which extends to the level of motivation they have to learn and progress in their education … In many contexts, however, student engagement may also refer to the ways in which school leaders, educators, and other adults might “engage” students more fully in the governance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school, in the design of programs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or in the civic life of their community.
因此,student engagement可以譯為「學生積極學習」或「開放學生參與」,全看脈絡而定。
  在企業方面,當談及永續管理(sustainable management)或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時,也常會談到stakeholder engagement。這是指企業增加其透明度,讓它的利害關係人(員工、股東、政府、社會大眾、利益團體等)更能瞭解它的運作、產品,甚至讓這些利害關係人參與企業的決策過程。因此,stakeholder engagement 通常可譯作「利害關係人參與」或「利益關係人參與」。
  現今,engagement 甚至也被用來指稱投資人對企業採取的任何溝通行動。這種溝通的目的,通常是企圖改變該企業的某些做法或行為。例如,投資人主動找企業商議,要求企業減少碳排,否則便減資。這時候,engage 可譯為「找……商議」、「與……溝通」或「與……議合」,用作名詞可譯為「商議」、「溝通」或「議合」。這也是筆者認為,唯一可以勉強將 engagement 譯為「議合」(意指商議合作)的情況。

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看懂天主教(二):天主教在台灣的社會服務


  依內政部統計,2011年底台灣天主教會共有信徒17.5萬人(內政部,2012)。另按內政部最新公布的「年度縣市及全國統計資料」,2011年的全國人口數為23,224,912人。[1] 換言之,全台灣每個一千個人之中,大概有八位是天主教徒。與其他宗教相比,這教徒數目並不算多,但若論對台灣的社會貢獻,天主教卻是數一數二的。
  依內政部的各宗教社會服務概況統計,2016年各宗教組織在台灣共設置了 1,138 所社會服務機構。其中,天主教在醫療機構、文教機構和公益慈善事業這三大類社會服務組織上,分別占了 53%39% 37%。這當中,天主教在醫院、診所、專科學校、職校、中學、小學、幼兒園、身心障礙教養院和青少年輔導院的機構比例,更皆超過 50%(見下圖)。如果你有朋友從前是唸私立幼稚園或職校的,他很可能是讀天主教的幼稚園或職校。


  關心弱勢,致力文教與公益慈善,是天主教的優良傳統。因為耶穌教導門徒「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竇福音,25:40)「但你幾時設宴,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可報答你的;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路加福音,14:13-14)為教會致命的聖人老楞佐(St. Lawrence)便曾宣認,窮人和病人就是教會的財產。天主教教義也提醒教友要積極實踐七哀矜(七種善行):給饑餓的人食物、給口渴的人飲水、給衣不蔽體的人衣物、收留旅人、照顧病人、探望囚者和埋葬亡者。
  雖然政府和許多民間組織已紛紛投入文教與公益慈善工作,但台灣需要扶助的人並未因此而減少。例如,依衛福部統計處的數據顯示,2008年到2017年期間,需要生活扶助的弱勢兒少比例有增無減(從 2.4%升到 2.9%)。2016年台灣的單親家庭數更是2007年的1.22倍,是20年前(1997)的兩倍。我們依然需要更多像天主教一樣有愛心的組織,像虔敬天主教徒一樣有奉獻精神的人來扶助各種弱者、病者和窮困者。有機會就多出錢出力吧。




[1] 取自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看懂天主教(一):最特別、最迷你的國家梵蒂岡


  依《2016年教會年度統計》(引自梵蒂岡電台2018614日報導),全球天主教徒多達 13億。這占了全球人口的 17%,亦僅次於印度的人口數。[1] 換言之,若將全球天主教徒比作一個國家,它將是全球人口數最高的第三國家,僅次於中國大陸及印度。
  事實上,為了管理、教導和服務這數目龐大的教徒,天主教的確成立了一個國家,就是梵蒂岡。但並不是所有教徒都是梵蒂岡的國民,其實梵蒂岡是一個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城中之城,是一個城市國家,獲得普世承認,但它只有公民,沒有國民。世上沒有人享有梵蒂岡的國籍。
  而且,梵蒂岡的公民身分是授與的,並不是因為出生關係而取得的。一個人若被派駐梵蒂岡工作,他便可能被授與梵蒂岡的公民身分,他日後若調離梵蒂岡,公民身分便消失。這人的子女,無論是否生在梵蒂岡,都不會因此獲得梵蒂岡的公民身分。所以,梵蒂岡的公民身分大概是全球最難取得的公民身分。
  那梵蒂岡的公民有那些人呢?梵蒂岡的最高領導人是天主教會的領袖,也就是教宗,他是梵蒂岡的當然公民。其餘公民是負責掌管全球天主教會事務的行政人員、牧職人員(神父、修士修女等)、服務人員和教廷的護衛隊。這些人加起來大概有數千人,但多數住在梵蒂岡外,因此梵蒂岡內的人口甚少,據估計只有 800至 900人(梵蒂岡從來沒有做過人口統計,所以只能估計)。
  其餘 13億的天主教徒雖非梵蒂岡的公民,卻有義務支援梵蒂岡的經費。事實上,「要盡力幫助聖教會經費」是天主教徒要守的「教會四規」之一(當然還有更重要的,要求愛天主及愛人如己的天主十誡)。梵蒂岡拿到教徒們「上繳」的捐款,除了支應行政經費及牧職人員的生活所需之外,還要分配到世界各個有需要的角落,進行濟貧、慈善、教育、傳教等公益及牧靈工作。
  梵蒂岡還有許多特別之處,甚至世界之最。它是全球面積最小的國家,只有 0.44 平方公里,比高雄市面積最小的鹽埕區還小,不到鹽埕區的三分之一(鹽埕區的面積是 1.416 平方公里,大家到高雄參觀天主教的玫瑰聖母聖殿時,不妨到隔壁的鹽埕區走走)。梵蒂岡也是全球家庭數目最少、出生率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它也是一個有外交,沒國防的國家,因為它是羅馬的城中之國,羅馬就是它的邊防,義大利就是它的國防。更重要的是,梵蒂岡是人數最少,卻影響力最大的國家。
  梵蒂岡不僅教導全球 13億信徒的言行,也透過它對仁愛、正義、和平的宣講及工作,成為穩定世界的一股力量。尤其在天主教國家,天主教的精神和主張或多或少都影響到國家的決策。例如,現任教宗方濟各在 2015年發表的《願祢受讚頌》通諭,針對全球的生態及環保問題,從科學、社會及倫理角度提出剖析和反省,就是一份深受好評,影響至鉅的教會文獻。
  對台灣而言,梵蒂岡更是特殊,因為它是我們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國人只要持歐洲申根簽證入境義大利後,便可前往梵蒂岡對外開放的區域,例如聖伯多祿大教堂或梵蒂岡博物館等,不必另外簽證。有機會到歐洲,記得到這友邦聖地參觀啊。




[1] http://worldpopulationreview.com/ 報導,2018年八月的全球人口數為76.3億人。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以色列人為何不揭竿起義?

  日前在查經班有人問到,梅瑟(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人那麼多,為何不起來反抗奴役他們的埃及人?會有這提問,可能是受到出谷紀(出埃及記)的一些記載影響。出谷紀第一章就引述埃及法老王的話說:「看以色列子民,比我們又多又強。」(出1:10),第12章又說以色列人脫離埃及時,「步行的男子約六十萬,家屬不算在內」(出12:37)。但以色列人是否真的如此人多勢眾,不無疑問。
  首先,要帶領超過百萬之眾在數天之內出埃及,過紅海,並在曠野中遊走四十年之久,談何容易。其次,聖經作者常用誇大的語風來突顯天主的奇妙化工與無所不能(此種誇大雖無損救恩的道理,卻不符史實)。思高聖經在出谷紀第12章便下了一個註解,說:
「六十萬」,這個數字可能來自以希伯來字母的計數法,是將「以色列子民」一名的希伯來文字母讀為數目字,再彼此加起來,以後用一千去乘,即得六十萬三千。實際上其時出離埃及的以色列人,不會超過三萬。
因此,當時的以色列人口,未必真的超過埃及人。更何況當時埃及人的兵器是遠遠優於以色列人的裝備。
  按維基百科,「最先出現鐵器使用的是古埃及與蘇美,在公元前4000年已出現極少量的使用。」考古學亦顯示,古埃及人早在3500年前,已經懂得利用隕石來打造寶劍等鐵器(大紀元20160608日報導)。可以想像,作為統治層級的埃及政府,應該掌控了當時境內的鐵製兵器。至於以色列人,他們無論鐵器數量與打鐵技術上都是相對落後,這在聖經也有線索。
  第一個線索是梅瑟在流亡後重返埃及時,他和他的家人「似乎」仍停留在石器時代,連銅器都不多。他妻子是用石刀為兒子行割損禮的:「漆頗辣急忙拿了一塊石刀,將他兒子的包皮割下」(出4:25)。
  第二個線索是梅瑟是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見思高聖經附錄)。約220年後,以色列的首位君王撒烏耳和培肋舍特人交戰。
那時,在以色列全境內沒有鐵匠,原來培肋舍特人說過:「免得希伯來人製造刀鎗。」因此,以色列人為磨快【磨利】犁、鋤、斧、鐮,都要下到培肋舍特人那裏。磨快犁和鋤的價錢是三分之二「協刻耳,」磨快鐮刀或裝製刺針是三分之一「協刻耳。」所以在米革瑪斯到了開戰的那一天,隨從撒烏耳和約納堂的人手中都沒有刀鎗,祇是撒烏耳和他的兒子約納堂有刀鎗。(撒上,13:19-22
由此可推想,梅瑟那時以色列人的武器應該很落後。苦命總比沒命好,以色列人沒選擇武裝起義是對的。

反對同性性行為就是反科學?

  《天主教教理》說「同性戀的行為顯示嚴重的腐敗,聖傳常聲明『同性戀的行為是本質的錯亂』,是違反自然律的行為,排除生命的賜予,不是來自一種感情上及性方面的真正互補。在任何情形下同性戀行為是不許可的。」(教理 2357 條) [1] 這說法常受到支持同性戀者駁斥,其中包括從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