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如何才是幫助性別不安者:從性別代名詞之爭談起

  近日在Youtube上偶然看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臨床心理學教授Jordan Peterson針對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人權委員會(Ontario Human Rights CommissionOHRC)對有關使用性別代名詞(gender pronouns)的要求提出強烈抗議,認為此要求違反言論自由;此議題在加拿大也引起激辯。

  OHRC的解釋,「任何人均有權自己認定其社會性別(gender),而且錯誤稱呼別人的社會性別(misgendering)就是一種歧視。」[1] 這是因為「社會性別可能是一個人自我認同(identity)裡最重要的部分」。「【若有人】拒絕在……工作、居屋和教育等服務場域以跨性別者自己選擇的名字稱呼他們,或拒絕使用適用於他們的人稱代名詞稱呼他們,便可能構成歧視。」[2]

  那究竟應採用那些代名詞稱呼跨性別者呢?對此OHRC和加拿大政府均未明訂。事實上也很難明訂,因為每個跨性別者喜歡的性別代名詞可能都不一樣。所以OHRC和加拿大政府的建議是:若有疑問就詢問當事人自己喜歡什麼稱呼。不過,有人已推出建議,例如以zie取代he,以zim取代him。與此同時,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Milwaukee分校也列出一個多達30個新人稱代名詞的清單,鼓勵大家使用。[3] 相信很快文法書都要改寫了。

  這麼多的代名詞難免讓人覺得無所適從,不勝其擾。不過,Peterson教授反對使用這些代名詞的主要理由並非這對社會多數人做成的困擾,而是違反言論自由。Peterson認為,禁止使用歧視的語言是一回事,限制必須使用這些新代名詞又是另一回事。前者是合理的,後者──尤其是運用公權力要求必須使用那些代名詞──是箝制言論自由。不過,筆者今天想談的是,究竟跨性別者──或任何人──有沒有權利要求別人用特定的名號稱呼自己?

  答案可以是「有」,也可以是「沒有」(the answer is “yes” and “no”)。

  首先,人際的互動要尊重彼此的感受。所以我有權提出我的偏好,要求別人如何稱呼我。但是,如果這要求讓對方感到困擾或難以認同,對方也應有權拒絕。例如,如果我喜歡別人叫我「阿望」而非「雅望」,或喜歡別人以我的英文名字稱呼我,我想多數人會配合。但如果我並非從事教育工作,也無專業技能,只是好為人師,喜歡別人稱我「師傅」,別人就未必配合。又如果我是某大學校長,但貪汙腐敗、領導無方,別人更可能不屑稱呼我「校長」;即使我對此耿耿於懷,也無權要求每個人配合。同理,若有一位原為男性的跨性別者,要求我以「小姐」稱呼他,基於禮貌與和諧我大概會配合;但如其他人深信性別並非主觀認定即可,[4] 認為以「小姐」稱呼天生為男者是違背自己的性別觀,他們是否也該有權拒絕?又試想如果有個跨性別的學生要求老師,在網路上與他通訊時不要稱呼他「你」或「妳」,而是要稱呼他「爾」或「閣下」,老師是否有權因為「爾」這字不符他的書信習慣,「閣下」這個尊稱又不合師生倫理而拒絕嗎?

  其次,如果說我們有權要求別人採用我們認同的性別代名詞來稱呼自己,那麼我們必須先有權主觀認定自己的「性別」。但為什麼人有權主觀認定其性別?人的自我認同不僅建立在性別上,也建立在年齡、種族、學歷、榮譽等認同的基礎上。我們不能隨意變更身分證上的年齡或種族,以便領取老人福利或原住民福利;不能因為自命不凡而就要求別人稱呼我們「博士」或「大師」。那為什麼可以任意改變自己的性別?OHRC的解釋或許是「(社會)性別可能是一個人自我認同裡最重要的部分」,但這仍無法說明為何「主觀認定」的權力只能保工留給「性別」,而不應擴及年齡、種族等其他重要的自我認同基礎。性別運動者或許還可提出另一解釋,就是:唯有性別可以主觀認定,因為天生性別(sex,或稱biological sex)根本不重要,男性和女性的差異只是由社會形塑、建構(socially constructed)出來的。此一觀點並不符合現有的科學證據,我們以後再討論。

  除了權利的問題之外,我們也應思考另一問題:容許、甚至鼓勵人們主觀認定其性別,真能改變什麼嗎?真的對他們有幫助嗎?

  如果性別指的是天生性別,那是由基因與染色體決定,即使變性手術也無法改變,手術或藥物能改變的只是性表徵(例如鬍子與乳房)而已。[5] 如果性別指的是社會性別(gender),那麼跟據性別運動者的觀點,它是社會建構的,那麼即使當事人可以認定自己的gender,實質上仍是片面的認定,未必能改變社會對這個人的角色期待和他個人的社會適應。例如,雖然有個案表示他們在接受變性手術之後,心理健康有所改善,但也有個案在術後表示深感創傷和後悔,甚至對當初施術的醫生和醫療機構提出訴訟。[6] 2019年,學術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變性手術可以改善當事人的精神健康,但該結論隨即受到十多位專家反駁,指出有關研究在方法與結論上的瑕疵。最後該文章的作者撤換了原文,期刊中亦登載了更正啟事,承認無證據顯示變性手術可以改善精神健康。[7]

  全球最大的兒科性別診所Tavistock亦已於去(2022)年遭英國政府下令關閉,理由之一是該診所過度依賴單一的專業服務提供模式,缺乏同儕(或同行間的)審查。該診所有多名醫生表示,診所有時候太快建議病人採取變性手術。受政府委託對Tavistock進行獨立審查的計畫主持人Hilary Cass醫生亦指出,連她自己也認為尚無足夠證據,針對例行性使用青春期阻斷劑(puberty blocker)的做法提供任何可靠的建議。[8]

  遺憾的是,一些激進的性別運動人士主張,「肯定」當事人對自身性別的懷疑與認定,是對兒童的性別不安症(gender dysphoria)唯一的正確處理方法,其餘的方法都是錯誤和歧視。而研究人員也把精力花在如何透過藥物與手術協助兒童肯定其性別認同,而甚少關注這些兒少是否會為其決定後悔。[9] 尤其令人憂心的是,近幾年青少年中自認跨性別者暴增,而跡象顯示這當中有許多人並非真正的性別不安患者,而是因為受媒體、社交平台和網紅等的鼓吹,和為爭取同儕認同而認定自己是跨性別者。[10] 美國密蘇里大學心理科學系的傑出教授David C. Geary也因此預期,日後在性別轉換後感到後悔和要求去性別轉換(detransition,即回復當初性別)的人數也將暴增。[11]

  面對上述的變性醫療負面案例和有關的疑慮,醫界(也包括臨床心理醫師與精神科醫師)、心理諮商師和政府均應重新思考「肯定政策」是否適當,亦即「肯定當事人對自身性別的懷疑與認定」是否協助性別不安者的最佳途徑。若只跟隨各種政治運動起舞,不僅有違專業倫理,且亦有害真正需要幫助的性別不安者。


[1] 在近代的性別論述中,sexgender這兩個名詞的使用常令人迷惑,尤其若在中文裡只將它們均譯成「性別」,更使人混淆。Sex是指天生的、生理上的性別,除了極少數的個案以外,人類的sex只有男女二類。Gender則是社會對於男女二性而有的態度與期待,也可以說是當地文化對男女二性應有特質的認定,因此gender可譯為社會性別,又可稱為性別角色、性別角色取向或性別表達。(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articles/201711/the-truth-about-sex-differences

[2] 跨性別者(transgender people,也簡稱trans)的特徵是無法認同自己的天生性別,或對自己天生性別感到沮喪的人,他們通常希望以另一性別的方式生活。這情況在精神醫學上稱為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見註10)而有關OHRC對性別代名詞的要求,則詳見https://www.ohrc.on.ca/en/questions-and-answers-about-gender-identity-and-pronouns

[3] https://uwm.edu/lgbtrc/support/gender-pronouns/

[4] 本文從這裡開始,如無特別強調是生理性別或社會性別,則性別一詞基本上是指社會性別,但有些人在使用gender這名詞時,可能也包含了生理性別的意思。例如,那些深信性別並非主觀認定即可的人,可能認為sexgender是密不可分的;有些渴望改變自己gender的人,可能以為變性手術可以改變自己的sex

[5] 變性手術(sex change surgery)又稱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ssignment surgery)、性別轉換手術(gender transition surgery)和性別肯定手術(gender affirming surgery)。本文採一般社會大眾較熟悉的名詞「變性手術」。

[6] Mandel, B. (2023, June 28). New study on ‘rise’ in transgenderism shows it’s a fad, especially among young girls. New York Post. https://nypost.com/2023/06/28/new-study-on-rise-in-transgender-shows-its-a-fad-especially-among-young-girls/

[7] https://personandidentity.com/correction-transgender-surgery-provides-no-mental-health-benefit/https://ajp.psychiatryonline.org/doi/10.1176/appi.ajp.2020.1778correction

[8] Gregory, A. (2022, July 28). NHS to close Tavistock gender identity clinic for children.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22/jul/28/nhs-closing-down-london-gender-identity-clinic-for-children

[9] 同註6

[10] Veissiere, S. P. (2018, November 28). Why is transgender identity on the rise among teens? A new study of social contagion raises important clinical and ethical questions.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ulture-mind-and-brain/201811/why-is-transgender-identity-the-rise-among-teens

[11] Geary, D. C. (2023, February 10). 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transgender identities. Quillette. https://quillette.com/2023/02/10/social-contagion-and-transgender-identiti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反對同性性行為就是反科學?

  《天主教教理》說「同性戀的行為顯示嚴重的腐敗,聖傳常聲明『同性戀的行為是本質的錯亂』,是違反自然律的行為,排除生命的賜予,不是來自一種感情上及性方面的真正互補。在任何情形下同性戀行為是不許可的。」(教理 2357 條) [1] 這說法常受到支持同性戀者駁斥,其中包括從生物學...